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开放打造交流

改革开放30年,昆山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转变,由依靠外资带动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推进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和谐进步的转变,由城市规模扩张向城乡协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转变。

昆山是“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昆山之路”雄辩地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同样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就能逐步探索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

一、创造了辉煌成就

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历史上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是**的东大门。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贯穿东西。市域总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下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221年秦在此建娄县,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改名为昆山县沿用至今,1989年撤县建市。30年前,昆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9.6%,人均耕地面积1.6亩,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8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30年后,昆山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05年起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主要变化: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增至2007年的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66元(277美元,当年汇率)增至171061元(23418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7.5%;财政收入从0.35亿元增至202亿元,年均递增24.6%。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251万美元增至2007年的534亿美元,年均递增52.2%。2006年,昆山以全国0.01%的土地,聚集了1.7%的外资和1/9的台资,创造了2.4%的进出口总额。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转变。1978年到2007年,三次产业比由51.4∶28.9∶19.7转变为1∶66∶33。所有制结构由公有制经济占100%转变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为7∶93。2007年末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暂住人口比为1∶1.3。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1992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8%,高等教育入学率达61.7%,所有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镇。建成城区医疗、乡镇医疗、社区医疗有机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荣誉称号。2007年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考核验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007年的21927元,年均递增17.3%(按可比价计算为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68元,年均递增**.2%(按可比价计算为9.4%)。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从1983年的8平方米和24.4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5平方米和72平方米。全市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和低保标准,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99%。


(未完,全文共8448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