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道德建设交流

随着腐败现象和频度地不断上升,党和国家对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则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塑造从政者的廉政世界观,是控制腐败的一项治本之举。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新时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核心。

一、遵循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根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掌握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道德发展与消除腐败现象的本质所在。

在物质世界中,道德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物质因素而独善其身的。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一种方式,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维护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其真理性与指导性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之中,时刻接受经济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检验。道德的稳步与发展无时不受到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同时物质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也时刻受到道德因素的反作用力。因此,道德实践的全部使命不仅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为其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维持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构成社会先进生产力关系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之一。道德不仅仅是属于精神的,更是属于生产力的。我们应以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和方法来揭示传统道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物质决定论认为,道德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充分证明了道德因素在物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哲理中不难理解和发现,两者的紧密联系具有“同步性”。所以,在科学把握物质关系与道德意识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中,脱离了物质规律去谈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或脱离了道德因素去谈物质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脱离了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既物质与意识的根本统一性,都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发展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道德价值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得不到物质力量的根本性转换,所以,不能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提供真正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虚幻性。

道德的发展具有物质性,物质具有“两重性”。物质因素是道德发展的生命和源泉,是促进道德稳步发展的根本;而物质因素又会诱导道德异变,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以新加坡为例:


(未完,全文共3780字,当前显示10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