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和谐思想交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命题。这是中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所谓党内和谐是指在实际的党内生活中,党的各级各个组织之间、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干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友好相处,融洽共事的一种党内生活状态,它是对党内团结的继承与发展,是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的团结。
党内和谐作为一个概念是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但作为一种思想理念从党成立时就进入党的视野下了,为构建党内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历代领导人作出了重大探索。陈云同志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如何构建党内正常的党内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
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他从党员的条件、党的干部政策、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党与非党干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内斗争、党内民主等方面对建立正常的充满活力的党内关系进行了探索。体现和隐含了党内和谐的思想。
一、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标准,提出了成为一个良好党员的六个条件。造就党内和谐的主体性基础。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党组织的状况。陈云非常注重党员的入党条件。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关于入党资格问题上,陈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什么人有资格入党,是我们经常留心的问题------所以,什么人有资格入党,是我们每个同志都应该通晓的。”﹙1﹚陈指出:“党的性质与和党员的成分与入党的条件是有密切联系的,在党的建设中党员的意义和作用这上问题,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2﹚但陈云并非把出身作为入党的必要条件,而是特别强调列宁所主张的“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都可以作为党员。”这说明了:一方面陈强调党员成份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陈更是把从党员从思想上入党放在第一位的。
从党内和谐的角度来审视,陈云高度重视党员的入口关,实际上是构建党内和谐的基本手段。正如胡景涛同志指出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这是党员主体地性原则在我党历史上的首次确认,是马克思主义建党说最基本最核心原理在我党党建理论中的历史性回归,在我党建设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然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那么对党员的素质就有了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并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成败。只有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党员才有可能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党组织才能正确处理党内矛盾,从而为党内和谐奠定基础。
(未完,全文共5745字,当前显示13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