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在学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高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
同学们:
下午好。有幸利用今天这个机会以“做一名严师——严先律己,严而有道,严中是爱”为题,从“做严师的初衷”、“怎样做严师”以及“做严师的收获”三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些我的教学体会。
一、“做严师”的初衷
我们中华传统教育文化中有“严师出高徒”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也用“教不严,师之惰”来规范教师,但是在当前尊重学生个人自由、提倡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大学校园里,这样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否还适用。这是许多老师都有的疑惑,尤其是有过国外高校学习、工作经历的老师,难免会思考:我们是否还要做“严师”。学生是否需要“严师”。是否喜欢“严师”。新形势下,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呢。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基本出发,尽最大努力成为对学生最好的老师。
那么剩下思考就是。怎样做是对学生最好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到对学生最好,还是要做严师,而且学生需要严师。尤其是刚刚度过有清晰、明确奋斗目标的高中三年后,太多学生在大学里忽然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大学生活变得很迷茫,此时,“严师”在教学、科学实践活动、世界观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引导就非常重要。
二、“怎样做严师”
(一)“先严己、先严德,方能以严导其行”
“严师”如双刃剑,若想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师本身必须先严己、先严德,这样,我们的严格要求才能够让学生理解并乐于接受与配合,以取得“以严导其行”的成效。
要做到“对学生最好”,首先要“教得好”,“学术严谨、治学严谨”是必须的。近年来,我们xx“双一流”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尤其是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师们的诸多教学实践经验已经给“严谨治学”赋予了丰富的内容,且在我们教师中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我不再重复,仅补充一点个人体会——就是在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答疑、实践、专题汇报、课程小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小细节上体现“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的教风,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认真踏实”的学风。
(未完,全文共2871字,当前显示8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