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2+1”产业 营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从目前的人才工作状况看,应着力在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一、我市人才生态环境存在的短板
对照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在人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聚才“磁场”效应不强。当前我市石化、电子、生命健康产业的集群化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生命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聚才“磁场”效应还未体现。大部分产业园区发展粗放,很多产业园区仍停留在1.0或2.0版本,难以留住产业工人,更别说留住人才。缺乏配套“2+1”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目前*仅有一所本科院校,并且专业设置与我市产业契合度不高。
(二)人才工作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政府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在评价标准上,更多习惯以学历、职称、头衔鉴别人才,难以评估人才对社会、企业的实际贡献。我市人才资源服务力量很薄弱,缺乏有影响力的人才资源服务机构、人才猎头等,大部分人才资源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业务停留在劳务派遣等低端水平。
(三)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创新载体较为缺乏,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仅10家,规模不大,分布不均,技术输出和辐射带动力有限;博士后工作站仅11家,在站科研博士仅14人;孵化器在孵企业数、毕业企业数在珠三角均仅排第7。科研创新氛围不浓,各类交流合作平台较为缺乏,很多企业只将制造基地放在我市,真正的“核心大脑”“研发中心”则放在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一些企业反映,我市缺乏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人才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教育一直是人才反映最强烈、诟病最多的“槽点”,特别是人才集聚的产业园区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偏少,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安居同样面临“量和质”问题,现有人才安居房数量少,分布不广,大部分由公租房改建而成,条件简单,配套缺乏,只能给人才提供一个“窝”而不是一个“家”。医疗资源特别是高端医疗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市民和人才需求。此外,还存在人才服务不够便利、人才工作力量不强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弥补上述不足,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好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作用,以全方位的人才生态环境凝聚人才、留住人才,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聚焦产业需求,打造集聚人才“强磁场”。
一是加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聚焦“2+1”产业需求,分类调研、科学制定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增强我市引才工作的针对性。可参照苏州和福建宁德做法,每年认定5g、ai、计算机软件、液晶面板、新能源、石化、医药等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给予一定薪酬补贴。借鉴杭州等地经验,对企业急需紧缺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补贴,助力企业引进基础性人才。加大组团招聘力度,通过政府“背书”、“靶向”对接,提高企业招才的精准性和成功率。鼓励企业柔性引才,对到我市开展短期项目攻关、协同研发等工作的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未完,全文共4767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