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制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饮食穷芳鲜,“淄味”至清欢。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鲁菜起源地,*具有数千年的美食文化底蕴。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主张“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在历史上首次提出通过发展餐饮业来刺激消费、振兴经济的主张,开辟了以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先河。2600多年前,齐国就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地方风味菜和第一批私人饭馆,诞生了最早的烹饪调和之术,被时人称赞为“众口难调调众口,一人巧作千人食”。现代汉语中“鲜美”的“鲜”字就源于当时齐国一道名为“鱼腹藏羊肉”的菜肴。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曾引用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而不同”的一段论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这样的表达既体现了齐国烹饪技艺之考究,也赋予五味调和之道以政治哲学的深意。南北朝时期,*诞生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系统、最完整的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巨著——《齐民要术》,其书“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系统记录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农业原材料生产到食品深加工的产业全链条和生产全过程,其中仅食品加工一项就达26篇之多,介绍的加工品种更是多达100余种,总结论述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炖、腊、盐、豉”等技法奠定了中式烹饪技法的框架,其中记载的“作菹”“窖藏”等通过发酵、深埋等方式来保藏、加工蔬菜的技法工艺证明,在那时候已经出现了预制食品制作的雏形。近代以来,*工业兴起、车马辐辏,产业兴盛带动了饮食业的发展,诞生了自成一派、独具风味的博山菜系,孕育了聚乐村、清梅居等一批老字号餐饮企业,成为鲁菜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给无数人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味觉记忆”。这种知美食、懂美味的文化传承和尽精致、善创新的工匠精神,至今仍深深烙刻在*人的血脉中。让“淄味”再次惊艳“出圈”,这既是*这座城市深沉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推动预制食品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因。
(未完,全文共4036字,当前显示8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