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立意多高才算高?
关于立意,杜牧曾讲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节为兵卫。看来,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处于最高位置。
记得刚写材料时,一篇稿子交上去,领导总会边摇头边说:还不够高啊,这是部门的视野,不是市委的高度……我当时总在琢磨,不是已经在7楼了么,到底还要高到哪里去。
随着稿子越写越多,慢慢总算摸到点门道。当然,大道理是讲不出来的,主要借3个案例,分享一点关于文章立意的体会:
《白毛女》的三个阶段
《白毛女》大家肯定熟悉,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体创作而成。它的正式形成,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间传说《白毛仙姑》。上个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晋察冀边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一切祸福。老百姓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给她烧香上供。
至于这仙姑到底身居何方则说法不一,山西人说在河北,河北人说在山西,这就是白毛女的雏形。
第二阶段:革命故事《白毛女人》。担任《晋察冀日报》的记者李满天,在群众口耳相传的基础上,对这个民间传说进行了加工,写成小说《白毛女人》:晋察冀边区某地,抗日工作进展缓慢,一次到了开会时间,人影不见。问起原因,才知道当天是农历十五,老百姓都到奶奶庙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
当地武委会主任不信邪,决定“捉鬼”。果然,埋伏半夜发现,一个人到神庙中偷拿贡品。武委会主任大喝一声,那人转身就逃。一直追到一个山洞,发现了蜷缩在山岩下的白毛女人。在武委会主任的逼问下,她说出了情由。
这是一个佃农的女儿,父亲被地主逼迫以女儿顶租还债,不堪凌辱的她逃出地主家,躲到山洞栖身。因不见光线,没有食盐,身上长出白毛。下山后,她在妇救会控诉了地主罪行,政府镇压了恶霸地主。
第三阶段。歌剧《白毛女》。1944年,西北战地服务团到延安参加文艺整风的时候,带来了白毛女这个故事素材。当时,担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的周扬,听了白毛女的传说后,感觉这个故事非常好,决定根据这一题材创作一部歌剧,向中共“七大”献礼。
剧本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从土地革命入手,对白毛女的个人遭遇进行充实、深化、升华,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民众推翻旧社会,迎来新社会,实现了农民当家做主,让白毛女喜儿过上了“人”的生活。
《白毛女》这部歌剧,于1945年4月作为向“七大”的献礼正式公演。在延安引起了巨大轰动,场场爆满,之后累计上演200多次,观看人次超过百万。甚至有些人观看后主动报名参加红军,并喊出“为喜儿报仇”的口号。
(未完,全文共3195字,当前显示10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