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意识形态是哲学范畴词汇,是系统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等,以构建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形势下,如何采取有效对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面临的新形势
(一)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已进入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改变,住房、收入、福利等成为干部职工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受国有企业管理机制、薪酬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收入、利益分配等各类矛盾问题也在逐步显现,个别职工对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感有所下降,不比奉献比待遇、不比能力比福利,遇到挫折往往认为是自身价值未能受到企业认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容易引发负面消极情绪,对企业忠诚度有所下降。
(二)西方文化不断扩张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中国也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列为重点防范和打压的对象。特别是近几年来,中美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美国一些政客仍然坚持冷战思维,幻想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加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输入和渗透,企图阻碍我们快速发展的步伐。西方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的涌入,激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交锋和震荡,个别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有所弱化。
(三)互联网助推错误思潮快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抖音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包括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在内的普通网民也融入互联网大潮。在网络给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效应也在急剧扩大,网络舆论变得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舆情分析、管控难度持续加大,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一些错误思想、负面信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极易扭曲公众认知,极易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造成不良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国有企业对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过于强调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选择性忽略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属性,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生产经营、轻意识形态的偏颇思想。个别领导干部把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一个弹性指标,认为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创造价值、不能为企业增加收入,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现象,进而导致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在体制机制、人员经费等各方面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二)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
部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载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阵地建设有短板、存弱项。例如,企业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内部报刊等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得不够扎实,存在薄弱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对于干部职工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没有发挥统一员工思想、鼓舞工作干劲、凝聚人心价值的重要作用。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理论学习教育阵地设置的意识形态工作类资料偏少,内容不够丰富,满足于应付上级检查,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对上级有关意识形态的政策解读不深入、不透彻。
(三)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未完,全文共4691字,当前显示13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