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感悟: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意识形态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敌对势力加紧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等,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越发严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科学应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开拓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意蕴意识形态工作是管头脑、管根本、管总的,贯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特别是在培养不同时期青年人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蕴

1.党在不同时期培养青年人才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党百年来,党始终把青年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革命需要和形势变化,调整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把培养与革命需要相结合,为军事斗争服务的青年学生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目标。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党把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革命精神的革命战士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内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及时把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调整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党依据不同时期的建设需要调整着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党把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主要目标。党根据形势和时代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的改变,是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坚强保证。

2.坚定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独特的国情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我们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发展之路。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不偏,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障。高校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学生。同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师生的思想之基,增强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师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未完,全文共5650字,当前显示11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