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干部提拔的规律!(一定要摸清)

我20**年毕业,上班一年多了,经过观察总结,梳理了下我们县干部的成长路径,各地有异同,也有很多相通之处,供大家参考。

每个地方的“吏治”,都有各自的传统和惯例,每个地方的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惯例不是写在纸上的,但是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干部的提拔任用。

哪个位子容易提拔,哪个位子容易往上走,干部如何成长,往往都是有“成例”的,都是有章可循的。

01.乡镇提拔

乡镇是干部成长的主要平台,纵览县个部委办局的领导,绝大多数有乡镇书记的履历。

在我们这边乡有副镇长、武装部长、政法委员、宣传统战委员、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副书记、人大主席、镇长、书记等职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量非常大,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压力也大,条件艰苦,但是非常锻炼人。

一般在镇里办公室主任(党委秘书)提拔最快,毕竟跟着书记服务,里里外外都负责,能文能武,基本上最优先提拔。

其次是组织干事,团委书记,财政所长在乡镇享受副科级待遇,掌管钱袋子,在乡镇不少能提拔副镇长。

在乡镇提拔,一般刚开始是副镇长(不是党委委员),然后一步步往上爬,乡镇“三年一小动,五年一大动”,干部流动、提拔、互调非常频繁。

如果能走得顺利,每次调整都能往上走一个格,比如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副书记→人大主席→镇长→书记。

如果比较幸运、能力很强,每次调动如每次都能提拔,那么在乡镇从副镇长到书记,也至少要15年(有特殊关系的除外),大多数的乡镇干部是在苦苦等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在乡镇,如果能熬到正科级,那就是非常幸运了,祖坟上冒青烟了。

在乡镇如果觉得没有混头,实在提拔不上去了,很多从人大主席就回城了,一般在局里担任副局长(主任科员)。

比较好的乡镇的书记,回城能干一把局长,差点的乡镇的书记,回去能干个局党委书记,当然和人的活动能力有关,有的大镇的书记(副处级),能直接进做副县长、政协人大领导,甚至直接成为常委。

在我们这个县,南北差异明显,北边是几个工业重镇、实力雄厚;南边是农业镇、经济薄弱。北边几个镇的党委书记都是副处级。


(未完,全文共2618字,当前显示8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