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预防惩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顶梁柱,同时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国有企业反腐工作,特别是对于国有资源管理中隐藏的腐败问题尤为重视。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构建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效能,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特点
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从成效来看,在国有企业领域中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还任重道远。现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数据,结合中央纪委、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历年公布的数据及相关材料,对国有企业腐败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手段隐蔽
结合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的案例来看,以看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的腐败案件多发且频发,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收购重组、投资入股、招标投标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利用企业监督与管理存在的漏洞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条件想方设法“钻空子”、打“擦边球”,以奖励激励、商务活动和为职工谋福利等借口从中谋取违法利益,手法颇为隐蔽,同时也为调查取证与定性处理加大了难度。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通报的案件,发现国有企业腐败形式存在现金、改制、分红、重组等多种手段,且案件数额急剧增加,加之过程中涉及权力的分配和让渡,腐败问题并非在受益人所属的国有企业直接发生,更多的是采取“嫁接”的形式进行利益输送和产生权力寻租,因此难以发觉。
(二)关键岗位与重点领域交织
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交叉缠绕,是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由于国有企业资本雄厚,掌握稀缺市场资源,具有行业优势地位,导致国有企业容易成为社会资本“围猎”的主要目标。企业“一把手”一旦“失守”,难免会影响和连带企业内多名领导人员,往往是查处一人端出一窝,系统性腐败突出。从某国有企业纪委2021年通报的案例来看,在企业腐败人员中,高级管理者占三分之一,“一把手”占比超过50%。如果“一把手”涉案贪腐,往往容易形成“腐败效应”,就是通常所说的“群体性涉腐案件”或者“窝案”,最终形成一条腐败的利益链。
(三)“顶风违纪”问题突出
通过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在国有企业腐败案件中顶风违纪违法行为仍占相当比例。20**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4起,纪律处分589人;20**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2起,纪律处分628人;2021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4起,纪律处分675人。有的领导人员对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高压态势充耳不闻,缺乏敬畏,漠视法纪,我行我素,边查边犯,反映出高压惩处和顶风违纪同时存在。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仍然是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重点。在各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件中,特别是以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和违规发放津补贴和福利现象最为突出。总的来看,这类问题的增长态势已经得到一定遏制,但没有能够得到彻底根治,一旦稍有放松,就很可能会反弹回潮。
(四)“微腐败”问题频发
(未完,全文共5652字,当前显示12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