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校长在新入职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

随着新技术和产业变革迭代发展,高职院校今后会较快地向专本硕博贯通发展,将来一批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依各自的优势,共同向紧缺的新型技术本科类、新型理工大学类发展。不久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要搭建‘青年教师+青年科学家+企业技术专家’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服务平台,培育‘工匠之师’。”这又是新的说法和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新要求,已经拓宽了“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的范畴,和应用型高校老师的要求已没有区别。

所以,青年教师不成长,学校就没有未来,这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向前走的动力。

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的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呢。

在高职院校,成长与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青年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涵养自己的特性和气质。我认为在高校里,根据不同岗位可以分为管理老师、思政老师和专业老师。无论你们在哪个岗位,都可以争做这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像我们学校推出了打造“六个一批”人才的计划: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一批教学名师、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一批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技能大师、一批党建思政和治校管理人才和一批国际化人才。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成为其中的“一批人才”。

境界与格局

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是一个值得自豪的事情,它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更是一个能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职业,还是能从一个职业升华到一个事业,乃至升华到一种使命的职业。

高校青年教师应当有三重境界和三种格局。不同的境界会带给你不同的格局。第一重境界是工作当做一种职业,获得收入照顾家庭;第二重境界是把它升华为一种事业,获得成就感;第三重境界是进一步升华为一种使命,获得强烈的奉献感。

三种格局则是指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和台上玩月。清代有个文学家叫张潮,他的诗句经常被人引用。他提到人生有三种境界和格局:第一种:隙中窥月,就是在窗子里面看月亮,看到的东西不多,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一种,有着自己的局限;第二种:庭中望月,就是走出来在庭院中望月亮,少数人属于第二种,发现走出来视野更广阔,看到的更多;第三种:台上玩月,还有人境界更高,那就是爬到屋顶高台上去看月、去玩月,这是三种不同的境界与格局。

我们学校的老师要向第三种格局努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格局。有句话说的好:“格局之上,所见之处,步步皆景。”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他看事情的角度。格局小时,看到的世界就很小,就会把更多精力用于关注鸡毛蒜皮的小事;格局大了,世界就大了,拥有大格局的人,才会有大视野,活出真正的人生意义。

境界越高,格局越大,做一个高校的老师就会幸福感越充实、获得感越充分,这也是很多教师的亲身体会。

成为好教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年轻教师的梦想。怎样成为好教师,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永恒的课题。

特性与气质

我校有xx年的办学历史,大部分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作为一个工科类高职院校,浙工院教师应有什么样的特性、什么样的气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未完,全文共3961字,当前显示12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