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围绕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和治理目标的发展变化,分别探索了经济效益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审计实践形式。从目前看,我国国有企业审计总体上处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结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国有企业审计模式。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体制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的途径和作用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充分国有企业审计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中观和宏观层面作用,成为国有企业审计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看,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作用的发挥。

一、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能够通过对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运用的审查评价,分析影响制约国有企业运营的风险及其他因素,从而促进更好地配置国有企业资源,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控制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由此,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及国有企业的治理目标都要求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当前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尚不能适应国家国有企业治理目标要求,从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绩效审计成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传统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更多地侧重服务于被审计单位,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去评价企业管理运营绩效,审计成果面向被审计单位,以及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而未对社会公布。这种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一方面与现代国有企业目标是在兼顾社会目标的前提下注重经济目标的发展趋势不相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管理绩效最直接的感受者是国有企业产品或服务接受者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能够最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服务水平高低,并希望以适当的渠道力促国有企业社会目标最大化。随着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以内部运作为主体的审计成果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需要。

(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考核内容的具体化,绩效审计中的关键命题在于构筑用以客观公允地评价效益的指标体系,以发挥绩效审计的管理引导作用。实践中用于评价国有企业绩效的指标的权威体系是财政部等四部委于1999年联合颁布、并于2002年进行修订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又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由于这些指标体系是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角度侧重于对企业整体进行评价,导致很难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科学审计评价。主要表现在:首先,指标评价内容设置不完善,如未考虑诉讼等或有事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绩效考核不足、未考虑行业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问题。其次,绩效指标仅考虑企业层面上的财务绩效,不能满足审计实践中评价非财务绩效,也不能满足对被审计单位部门、单个具体的企业投资或工程建设项目等的评价。而实践中,从审计的角度看,后者的绩效评价从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界定有关人员责任的角度来说,更为重要。同时,这些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的非财务绩效评价不足。国有企业的产出和效果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很难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衡量,例如:顾客的满意程度,生产者的责任心等。评价体系的不完整不仅使得难以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客观公允地评价,也使得审计工作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评判和应有的肯定,甚至曲解审计结果,削弱审计执行人员的审计自主性和自觉性,降低整个绩效审计的功效。


(未完,全文共5000字,当前显示14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