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 爱国担当 制度自信主题征文(3篇)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征文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最重要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作为推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结合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将抗击疫情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贯通起来,在明理、共情、力行等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凝聚起高校师生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和坚定战胜疫魔的决胜信心,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在“明理”上下功夫,加强理论研究阐释,为爱国主义教育“立心铸魂”,我们青年共产党员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根本。爱国主义教育要在“明理”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理论研究与科学阐释,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即坚持人民的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和分析抗疫中的各种现象,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抗疫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人民的新关切中,抓住“事物的根本”。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这些新矛盾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比如,如何及时回应疫情防控中社会治理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舆论场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容易误导人民群众。比如,如何回应化解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三是国际斗争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遏制和价值渗透。四是社会生活中还存在非理性甚至违法的言行。
在“共情”上下功夫,涵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我们青年共产党员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未完,全文共3519字,当前显示10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