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都是基于监督和评价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应运而生的新型审计方式,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经济责任审计中蕴含了大量的绩效审计内容,而将绩效审计运用于经济责任审计,必将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一、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从审计的范围和内容来看,绩效审计以各类政府性资金为主要目标,审查分析政府性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经济责任审计则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围绕着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开展审计。这就决定了各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绩效审计都应紧紧以政府性资金为抓手,通过对各类政府性资金的分析比较,来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有较大的差别,具体的审计内容则应针对具体审计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紧紧抓住全部政府性资金这一载体,将审计重点放在财政资金的效果性评价上,关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国家经济政策执行、地方经济政策的合规合法情况;地方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经济综合实力变化情况;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三农”、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环保和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和公益事业支出比例情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覆盖面变化情况;国家土地政策落实,土地出让金、增值税、有偿使用费等征缴、管理、使用情况;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
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以提高政府性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为目标,围绕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开展审计,关注财政财务资金的管理水平,重点披露由于体制不顺、职责不清造成的行政成本高、资源浪费大、行政效率低、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差等问题。
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将审计重点放在资金使用的效率性评价上,关注国有资产的运行水平,分析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和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在重大决策、内控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规避风险,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设置
(未完,全文共3015字,当前显示8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