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委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此次市委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于我市未来发展起着关键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战略引领,锚定发展方向
(一)立足时代方位,精准把握发展机遇。一是深度洞察政策导向。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方针,特别是与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把握政策红利,为我市城乡规划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紧密关注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资重点,结合我市实际,找准政策与本地发展的契合点,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市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顺应区域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研究,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强化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对接,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格局。通过参与区域合作,提升我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城乡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三是抓住新兴技术变革契机。充分认识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城乡发展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新兴技术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城市运行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物联网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智慧化、现代化的城乡发展模式。
(二)聚焦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融合,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质量和可操作性,为城乡建设提供坚实的规划保障。二是明确功能定位。结合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科学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注重长远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树立长远眼光,充分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预判和应对,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同时,要注重规划的动态调整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优化和修正,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未完,全文共5443字,当前显示11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