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思品课有效教学研究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我校自201*年9月始,也承担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下面,本人就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经历作个小结。不妥之处,肯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也是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教学准备环节充分有效,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辅导就有了依据和保障。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与下列问题的有效解决息息相关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和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达成最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不去思考和分析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只凭想当然或机械地套用现成教学目标的做法是造成教学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情墒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可见,提高教学准备环节的有效性应注意做到: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所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据此来确定科学、准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与增强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意识不仅不矛盾,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作为教师,只有牢固地树立了“效益”观念,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标准》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才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定主要的教学行为策略。

3)根据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并且时效性强的资料进行教学。

4)要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教师还要重视教学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强调自主阅读、超前预习、及时复习、规范作业、积极思考等好习惯的培养,真正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背离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规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以及各个年段的教学目标,而对于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和微观上的课时目标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我们的日常教学除了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课时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让所有教学行为都能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反之,教学目标制定的不清晰、不准确,不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无论采用怎样的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总是失败的。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就是教学目标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水平,既不能降低,也不要拔高。

2)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未完,全文共11634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