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邮政报刊

自诞生以来带着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发行随着发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媒体的冲击日渐汹涌和中国邮政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大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如今清晰的“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四项战略”的报刊发行基本思路。

《参考消息》:邮发是市场现实的选择

中国发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在不断变化,正朝着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转变,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实施的重点报刊重点推介,使得合作双方的效益最大化。对报刊零售业务的重视,符合双方未来利益。范伟国《参考消息》是发行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参考消息》副总编辑、总经理范伟国接受采访时说,长期以来,《参考消息》一直将邮发作为自己的主要发行渠道。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是一种行政安排的结果,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是一种市场现实的选择。

发行收入是《参考消息》的经济支柱之一。对于包括《参考消息》在内的许多报刊社来说,发行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可争取更多的目标读者,提高目标地域和目标人群的覆盖密集度,增强对这些区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价值最终由广告来体现;二是发行收入要补贴报纸的生产成本,还要有利润。对于发行分布点多面广的《参考消息》,范伟国说:“只有邮政能承担起这一发行业务。”

范伟国认为,邮政这个庞大的发行网络潜力无穷。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邮政开发、积累和拥有的收订、投递、零售网络,参考消息报社与中国邮政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201*年3月,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年9月,新华社与中国邮政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就是在我们的基础上开展的更进一步的合作”。范伟国举例,10年来,《参考消息》的发行量增加了100万份,而这10年正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纸质媒体受冲击最大的10年,这就是双方全方位合作的成果。

“当然,能取得这个成果,从我们这方来看,是因为有个坚实的基础,就是我们报纸的质量。”作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参考消息》多年来坚持报道全方位、多角度,“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国和中国人更需要一个全球的视野,这就意味着《参考消息》还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参考’就是我们的标志,与其他报刊社的差异,代表我们的权威,‘文摘’就是原汁原味。”

广阔的市场就在零售。“今年《参考消息》的订阅量创新高,零售量在中心城市也比较满意,有区域饱和的趋势,下一步重点开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我们要抢先进入,抢占先机;至于农村市场,汽车都下乡了,我们的报纸难道不能下乡。”

作为中国邮政的战略合作伙伴,《参考消息》零售市场的拓展肯定是和中国邮政并肩前行,“互惠互利,合作无间”。范伟国表示,拓展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零售市场,可以采取先把报纸送进去,印点随后跟进的方式,“我们可以为此调整我们的发行政策,比如降低起印数。通过降低起印数,增加印点,还可以协助邮政解决报刊投递时效不到位的问题,我们愿意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和能力来和中国邮政共同解决这个难题。”


(未完,全文共5714字,当前显示12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