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老年病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推动我院老年病科的持续发展,加强特色专科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治需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大约达200/10万,致残率高达60%~70%,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思想负担。如何降低致残率,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尽可能地回归社会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和现代医学、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点,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深入社区对脑卒中的防治和康复,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弘扬我县的中医中药事业。寻求最佳的理法方药及技术方案治疗脑血管病,建设名院名医,创立医疗牌品,使我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科发展走上正轨,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建设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发挥我院在德庆县的中医龙头单位的优势,在原有人才、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做精做强,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老年病专科,力争把本专科建设成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三、专科的现状与分析

(一)专科的基本情况:

我院建院25年来,长期以来没有设立老年病专科病房、专科门

诊,对老年病的防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有效特色方法。建设专科有助于发挥祖国医学特色,形成我院医疗品牌。拟建专科主要有14名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14人,熟悉老年病专业知识,有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工作经验。

(二)专科负责人:

专科带头人张勤海副主任医师,在中医治疗老年病方面经验丰富。

专科病房负责人徐灶主治医师,内科主任,从事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熟悉掌握脑血管病的新动向、新技术,近四年主持本院内科工作,在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较有心得。

梁宏业副主任医师,针灸科主任,从事中风康复期治疗十余年,在中风的康复治疗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三)专科特色技术

专科配套各种仪器,现有中频治疗仪、电针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等多种仪器。

专科治疗方法。中医适宜技术有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针刺、艾灸、小针刀、推拿、拔罐、刮痧、中药敷贴、穴位注射、温针、天灸等;现代康复技术有物理疗法包括直流电疗法、感应电疗法、功能电刺激、药物离子导入、中频电疗、超短波、手功能训练、关节松动术、言语训练、构音障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等。

(四)预期目标:

1.每年门诊量201*人次

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病人200人次

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90%,专科病房100%

4.住院病人费用控制在3000元内

5.住院病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率在80%以上

6.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

7.病程利用率95%以上

8.养出一批中西医结合专科人才,形成成熟专科技术力量,满足病人诊疗需要

四、建设存在的问题

人才梯队建设未完善,尚需要引进部分人才,特别是中医老年病病专业人才。

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通过强化管理,完善专科的各种设备及规章制度。5年内将老年病专科建设成医院的品牌科室,在肇庆市及广东省具有一定知名度。

2、主攻方向

立足医院的技术力量,引进人才,开拓创新,加强院外交流和聘请相关专家指导的方式形成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科。通过系统的认真观察,总结经验,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中西医治疗老年病的方法,

提高的治疗水平。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通过院内科内培训、参加学习班研讨会、院外进修、自修学习多种方法缩短成熟技术力量的培养周期,使年轻医生尽快掌握本专科的相关诊疗技术,同时形成专业特长,力争使科室形成结构合理的临床技术骨干梯队。


(未完,全文共8020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