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 从外围向中心转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阻力,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变革机制、传统学校角色的根深蒂固及学校变革能力的缺乏。要走出课程改革的困境,需要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课程变革模式相结合,实施转型的学校领导,发展变革性质的教师文化,超越学校范围的课程变革。关键词:课程改革;外围;中心;重心转移;动力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此次课程改革以全新的哲学观、心理学观、社会学观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始了我国教育实践的新旅程,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学校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机构,在其中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扮演何种角色是关系到此次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持久进行的关键。
一、从中美课程改革之比较谈起20世纪的美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以杜威为首的进步主义的课程改革和以布鲁纳为首的学科结构运动。比较这两次重要的课程改革,除了具体主张上的分歧之外,其变革过程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的领导者或机构主要是教育专家、学者或校外科研机构;二是都以特定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三是都以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改革的结合点;四是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反思美国这两次课程改革,都是通过教育理想对实践进行的改造,当理想与实践缺乏相互的适切性时,作为教育实践重要阵地的学校就把外来的变革阻挡在学校围墙之外,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美国20世纪两次重要的课程改革所出现的尴尬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开始逐步出现。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与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发起主体主要是政府,其具体的执行者是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改革依据很多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思想;改革是在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的。尽管此次课程改革是政府强力推行的,在发起之初做了踏实的理论研究工作,实施布局按照由点到面的原则逐步铺开,也为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进行了上岗培训,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类似于美国课程改革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形式上迎合改革浪潮,做实施新课程的表面文章,而学校的具体工作、教师的真实课堂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这种现象在具有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实践表明,新课程理念并没有被学校和教师真正接受,为新课程所做的大量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被消解了,学校仍然以它惯有的传统模式固守着自己的封地。
二、问题之根源。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缺乏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出现了相同的命运,这其中必然具有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美国学者反思两次课程改革所遭遇的挫折时,都把眼光聚焦在学校的变革上,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有效学校运动。同样,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困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变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去发现学校固有的不足。
1.自上而下变革模式对学校的控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由政府发起的,并处于政府强大的行政领导与监督之下,以宏伟的改革蓝图指引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但这种仅仅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力来达到对教育基层的改革,尤其是对学校这样一个具有较大创造性的工作领域的变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必然遇到来自基层对变革的强大阻力。富兰也指出,集权过分强调控制,这种变革是行不通的,尤其是面对复杂的机构时情况更是如此。这种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变革机制使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施者处于隔离状态。在这三者缺乏必要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实施者的工作达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理想是不太可能的。
(未完,全文共5327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