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和推进过程,总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增强综合国力关键在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依靠。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个制高点,谁就有可能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经历过一些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巨大反差,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顺应世界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潮流,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现在,新课程进入试验区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如何,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及时了解和评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既可回应社会的关心,也是推动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一)倡导“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随着对“学习”的重新认识,以及对生产统一“标准件”式的教育的批判,新课程确立了这样的认识: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学习是儿童的学习。过去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学生适应教育”的教育,教育被视为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则自然的被视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在适应教育,教育则在适应知识。个人只有遵循教育的预先安排,才能得到发展。随着新课程的进展,人们的知识观和教育观发生了变革,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主观性知识,知识的掌握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结果。教育成了学习者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境,要围绕学习者而变化。而社会的发展,又对人提出了多种需求,要求人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这样人成为了发展的中心,教育成为了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构。因此,教育必须适应学生,通过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去满足不确定社会的变化与需求。新课程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主流文化,就是关注学校内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在这样的视角下,学校是有生命力的组织;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生长点;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化为对话中心;教师由孤独的熟练技术工人转化为伙伴式的实践团队。这种教育思想的“革命”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改变当前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进而改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状态。
(未完,全文共8087字,当前显示11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