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换位思考,减压策略

我曾经研读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从学校的花园里摘下一朵最大的花,他没有粗暴地批评,而是和蔼地问小女孩:“你摘花干什么。”小女孩含着眼泪回答:“我的祖母病了,我要把这一朵最大最美的花献给她。”听完小女孩的叙述,苏霍姆里斯基微笑着,领着小女孩走到花园,又精挑细选,摘下两朵花,对她说:“你是一个很有孝心、很懂事的孩子,现在你把这两朵花献给你的祖母,这一朵是我对你的奖励。”这就是教育家换位思考、巧妙育人的典范,这就是“换位思考”的教育魅力。

一、反思困惑,增强“换位思考”意识。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的压力,因而,我们在校园里,在教室里,在办公室,在社会上,经常听到有教师发牢骚:“我今天被那几个调皮生给气死了。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他们却不守纪律。”、“这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多次,学生怎么还不懂”、“你们说,我们当教师的会不会被累死。不是这个学生不听话,就是被那个学生不爱学习。”、“唉,我们小学教师真是婆婆妈妈的。。。。。累死人了。”这就是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心理定势,也是自我加压的枷锁。所谓心理定势即:“指由于先前的教育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一定的教育行为反就。”由于教师把学生放在被动受教的地位,老是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学生的发展,教育方式受到限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思维定势和“本位教育”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为了让每个孩子在素质教育时代,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思想,都应该有“换位思考”的教育理念,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换位思考”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当教师主体和学生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行为问题、思想问题、学习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把教师自己摆在与学生、家长平等、民主的位置上,多替孩子与家长着想,进行“换位思考”,进行“换位分析”,在“换位思考”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换位思考”中赏识孩子的纯真、可爱、聪明才智、上进努力,在“换位思考”中,为学生减压,也为教师自己减压,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般的教育氛围中长大,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二、促进发展,确定“换位思考”原则。换位思考进行教育的原则即班主任对每个个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巧妙运用教育艺术,确定“换位思考”的原则。


(未完,全文共3768字,当前显示11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