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年三季度药械不良反应工作通报

201*年三季度药械不良反应工作简报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三季度我院继续开展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报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三季度共收集我院合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06份,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102件,基本完成不良反应计划,不良反应报送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主要报送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有生脉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针、氨甲环酸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也有面部充血、局部皮疹、注射部位骚痒等症状,这一方面与这几种药品院内用量大,患者使用较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也多;另一方面与药物理化性质和患者健康状况也有关系,比如川芎嗪注射液是中成药注射剂,储存、操作不当或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的有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头孢替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多数停药或进行相关处理后痊愈,未留下明显后遗症。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医疗器械主要有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医用敷料、胸部补片、一次性心电电极、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等,有些与患者体质有关,有些是器械质量较差。

第三季度不良反应报送数量较少的科室有外一科、内四科、感染科。卫生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住院病人的10%,不良反应要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平时注意观察,与患者交流、询问用药情况,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分析是不是用药引起,对各种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能及时找出原因,合理解决,一经发现,就应该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及时上报。


(未完,全文共2376字,当前显示7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