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海正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进一步推进了上海朝着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这也对上海公墓业的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上海公墓业绿色生态建设已取得重大成绩
上海原本也是一个以遗体葬为主的城市,公墓的布局也不适应城市的发展。解放初期公墓达110处之多,大小不一,大的有二百多亩,小的仅十来亩,有不少地处中心城区(详见《上海殡葬年鉴》2006年卷)。解放后对公墓进行了整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的公墓格局,现有公墓43家,平均墓地面积在150亩左右。
上海率先实现了100%的火化率(除特许外),与此同时,公墓也实现了从遗体葬到骨灰葬的转变,满足了公众“死有所葬”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公墓业开始导入市场机制,出现了由福利性向经营性的转变。近年来,随着郊区的市政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级公益性墓地大量迁入经营性公墓,使经营性公墓的入葬率达75%左右,形成了以经营性公墓为主的格局。同时,经营性公墓的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平均绿地面积超过40%,绿荫覆盖面积达60%以上。全市43家公墓中,已有18家评为绿化先进单位,已有6家被评为花园单位,成为所在地区的生态建设中的“绿肺”,为上海“园林城市”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葬式的多样化成为生态公墓建设的一个亮点。上海各个公墓都具有节地特征的葬式供公众选择,树葬、花坛葬、室内葬、壁葬等节地葬式已成为常见的节地葬,1平方米以下的小墓穴(双穴)受到欢迎。由遗体葬到骨灰葬,从3平方米墓穴(双穴)向低平方葬式的发展有效地节约了稀缺的土地资源,累计共节约土地6000亩。
上海濒临大海。海葬成为上海殡葬业生态化建设中的一个特点。上海由保存遗体向不保存遗体(保存骨灰)的转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实现了100%遗体火化之后,又向我们提出了骨灰的保存模式问题。十分显然,从生态化的要求来看,不保存骨灰是最为节约土地的一种骨灰处置模式。在上海,不保存骨灰的处置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深埋,一种是骨灰撒海。上海市民政局竭力倡导骨灰撒海的不保存骨灰的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进行公司化运作;使撒海数有逐年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骨灰撒海活动已相继进行了100批次。2006年实行海葬的有1615具,比2005年上升了8.75%,约占当年亡口总数的1.4%。当年节约的土地,按机会成本的理论,以保存期70年计,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贵的,为此,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取得海葬量逐年增长的态势,为上海的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人文生态:上海公墓业发展的新目标
(未完,全文共3569字,当前显示11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