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推广实施“以师带徒”制度的思考
(一)提高对实施“以师带徒”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民族。作为煤炭这样一个特殊行业,一代代煤矿新工人都是从师傅那里学会了工作和生活。“师傅”一度成为每名矿工敬仰、尊崇和感恩的对象,师徒之间摸爬滚打中建立的那种真挚情感,成为每名新工人成长成才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类不良思想的影响,煤矿这种约定俗成、实行几十年的“师徒契约”,正逐步到了被现代人遗忘的边缘。主要体现在:对“师傅”的概念模糊了,“师徒”之间的感情淡薄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新工人的培训效果。因此,规范和实施“以师带徒”制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实施“以师带徒”制度是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师傅”对现场安全隐患、安全环境和防范措施最清楚,经验最丰富。师傅可以随时纠正和防止新工人养成不安全行为的坏习惯,及时对安全生产中的错误认识和动作进行纠偏。师傅最清楚新员工培训需求,能够利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将实用的安全理念、标准的实践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先进的安全文化传授给员工,促使新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习惯,提升新工人自主安全能力和水平。
2、实施“以师带徒”制度是加快培养各类人才的基础保障。随着企业省内外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老区承担人才选拔、培养、输出的重任责任更加繁重。充分利用好“以师带徒”这一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培养模式,让师傅把熟练的技能、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帮助新员工认清成长方向、设计职业生涯、掌握技术业务,培养出满足各个岗位需求的“高徒”,是解决企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开展“全员素质提升”活动的具体措施,更是打造具有煤矿特色人才培养“品牌”的大胆尝试。
3、实施“以师带徒”制度是提升全员道德意识的重要举措。当前,各种文化繁杂不一、各种思想激进活跃、各种行为充满变数、新旧事物交错碰撞,不少人出现道德观念混乱、道德理想淡化、道德责任意识淡漠等现象。“以师带徒”这一最能体现“尊师重道”的育人形式,也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今天叫老师,明天喊老张,后天起外号”现象呈滋生蔓延之势。因此,规范“以师带徒”制度,不仅仅是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传承“尊师重教”美德,弥合道德缺失现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提升职工家属“道德血液黏稠度”,优化矿区人文环境的有效途径。
(二)规范实施“以师带徒”制度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师傅标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有什么样的徒弟,要逐步探索和完善“师傅”准入资格,从政治思想觉悟、责任心、工作能力、职务职称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师傅”。称职的“师傅”应该由丰富实践经验、较深理论基础、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班组长、生产骨干或“技术专家”担任。要激发师傅授技热情,将发挥“师傅”业务特长和提升“徒弟”素质能力有机结合,既要求师傅将要点和重点灵活进行分解和传授,又能将各类安全和业务知识串成“线”、铺成“面”,使新员工具备“技能线”与“知识面”交织的基本素质。
(未完,全文共4554字,当前显示13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