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适合我市发展的五种林下经济模式

庆阳市林业勘察设计队邢会文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适合我市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有下列五种:

一、林草模式

在郁闭度0.8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三叶草、紫花苜蓿等。在庆城县赤城乡老庄村苹果标准化示范园中就采用林草模式,每户有8亩左右果园,树下种植的牧草能饲养10只羊,这种模式在盛果期户均纯收入3万元。

二、林禽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201*年3月成立的合水县店子乡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养鸡9000多只,月出栏1000多只;养猪1250多头,月出栏100多头,年均收入100多万元。

三、林粮模式

在用材林、经济林下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通过间作可以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改良林地土壤理化结构,促进林木良好生长。在造林初植密度为3米×4米的行间进行。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小麦等。林粮间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这种模式技术简单,当年有效益,农民已接受,每年收入600-1200元/亩。

四、林药模式


(未完,全文共1935字,当前显示6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