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粮食储备和粮价思考

最近以来,新闻界对世界粮食价格飚涨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很关注,一些媒体对我进行了采访,在报刊和网上发表了不少关于我对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和粮食价格的言论。其中,有的是从我在《粮油市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断章取义择录下来的,很不全面,引起读者的误解。有粮食工作者因为误解还发表了批评文章。多年以来,我对媒体采访一直持慎重、负责的态度。我在每次接受采访时都诚恳地说明:本人只是一个农业粮食经济研究者,发表文章、会议发言或记者采访等都纯属个人研究和思考的一孔之见,不代表任何单位或机构。尽管我多次向记者朋友们说明这一点,但是网上少数文章仍把对我的采访看作国家粮食局的意见,这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读者也会不言自明,一个普通研究人员不可能代表一个国家职能部门。为了对读者负责,我把近期发表的主要新观点和新看法简要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并借此文郑重申明:我发表的言论和文章,都纯属个人研究和思考的心得,是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的拙见。仅此而已。

一、关于国家粮食储备规模

中国的显著特点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分散、运距遥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该树立适度粮食储备观。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粮食储备既不可过量、“多多益善”,把财富变成“包袱”;另一方面是,粮食储备又不可不足、“越少越好”,导致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说,粮食储备规模和储备结构应该保持适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线应该适当高于fao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具体说,我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应维持在相当于当年全国粮食消费量25—30%的水平上。基于这一理念,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总量高于fao提出的粮食安全警戒线是必要的。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总量是充足的,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关于国家粮食储备结构

从中国粮食产销格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应对不可测事件出发,国家粮食储备不仅需要数量充足,而且还需要结构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要以大米、小麦、玉米等三大谷物为主要储备品种。此外,还需储存适量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以备应急之用。其次是布局结构。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是必要的。但是,从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口的粮食安全出发,应该在粮食主销区和粮食基本自给区安排足够的国家粮食储备。目前,国家应该适量增加稻谷的储备量,粮食主销区应该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三、关于国家粮食储备管理

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储粮管理体例》颁布实施以来,国家粮食储备逐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是严格的,每年都要组织普遍检查一次。特别是中央储备粮,除每年本系统异地自查之外,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还联合到各地抽查。审计部门对国家储备粮也是每年都必进行审计的。另外,中央储备粮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中储粮总公司和分公司都随时掌控各储备库的粮情变化。这些措施不仅保证储备粮损失很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账实相符。一次,《新京报》记者问到一个问题,说袁隆平院士在“两会”上提意见说,有的粮库是空的。我很诚恳地的回答说:对袁隆平院士我常怀尊重、学习的心情。院士谈的这种情况不能排除。但是,我想这只是个案。从我调查的情况是:国家储备粮是账实相符的,基本上做到了“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国家粮食职工是一支有优良传统的队伍,总的看还是可信赖的和可依靠的。

四、关于粮食仓容的充分利用


(未完,全文共4595字,当前显示14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