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梁家河读后感:达则不忘初心,穷亦心怀苍生

最近一段时间,在日常工作之余,我静心阅读了《梁家河》一书,当我用了5天时间读完这本小册子合上扉页的那一刻,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闭上眼睛,我满脑子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1973年10月的某个黄昏,青年习近平静静地坐在梁家河村子后边的山梁上一颗杜梨树下,旁边放着一本刚看过一半的前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眼睛出神地望着远处村落里稀稀拉拉的炊烟,眸子里尽是忧郁,他陷入了沉思:‘入党的报告已经提交了3份,可是却如石沉大海,没有消息,难道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吗。唉。乡亲们整日地里受苦却吃不饱饭,一定要想办法让乡亲们多打粮食,填饱肚子……’想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盈满了泪水,我深深为青年习近平的志气所感动,小小年纪即离开亲人从北京来到黄沙漫卷的陕北小村梁家河,成为一名山顶洞人,但是他并没有被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所打倒,反而深深地为乡亲们穷困的生活现状深深担忧,并且迫切希望带领乡亲们改变这种现状。古人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青年习近平在穷困时,却并没有选择独善其身,反而更加激发了迫切带领乡亲们求变致富的决心,从后来的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沼气池、修建公路等事情来看,他确实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带领乡亲们在改变现状。


(未完,全文共1830字,当前显示5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