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农业节水列入其中,可见节水农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用水与工业、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用水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生活保水、工业限水、农业让水的情况,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珍贵的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保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推进“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这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海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农业种植业的用水条件与种植结构现状

(一)农业用水条件

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不包括临城),20*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0010亩,一亩单季晚稻用水量在600方左右,种植水稻年总用水量为3000万方,其中需要水库蓄水灌溉的约为1500万方,占全区农业总水库蓄水用量2850万方的52.6%。全区总蓄水量6128万方,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旱灾的频率较高,靠天收成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0*年,很多乡镇出现了农业生产给生活和工业生产让水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大面积受旱减产。为此,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进行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稻从早晚稻二季逐步改成单季晚稻,水稻复种面积从1990年的23.5万亩减少到20*年的5万亩。目前,全区已调整了34660亩,占现有86783亩水田的39.93%,通过“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每年可节省农业用水为250万立方左右。

种植结构由单一种植水稻为主逐步调整成水稻、蔬菜瓜果、旱粮等多种种植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政府加大对“水改旱”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是我区现在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年复种面积为9.25万亩,产量14万吨。形成了以白泉、马岙、双桥、盐仓等乡镇街道为主的蔬菜主产区,到20*年全区共建成省、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34只、面积16520亩,但全区每年还需要从外地调入蔬菜瓜果1.5万吨左右。随着连岛大桥的即将开通,港口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区的外来人口将大量增加,到“十一五”末,预计我区蔬菜瓜果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7万吨以上,优质无公害蔬菜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2、旱粮。旱粮是我区传统的种植作物,20*年全区种植面积为4.3万亩,其中玉米0.68万亩、番薯0、98万亩、大豆1.1万亩、蚕(豌)豆0.94万亩、大小麦0、06万亩。据市粮食局提供资料,我市2006年从市外调入玉米2.8万吨、大豆2.5万吨、进口大豆62万吨。因此,发展旱粮生产是我区“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3、水果。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现在水田种植水果10000亩,其中葡萄2000亩、梨2000亩、桃1000亩、柑桔及香柚5000亩。本地外畈涂地富含微量元素,生产的葡萄、柑桔、香柚口味上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优质水果呈供不应求状态,因此优质葡萄、柑桔等水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花卉苗木。我区现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900亩。随着我市生态建设的推进,打造“海上花园城市”的实施,花卉苗木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5、牧草。我区现种植黑麦草等牧草3500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鹅、羊、牛奶等食草动物及其动物副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草食畜牧业将呈较快发展趋势,牧草种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未完,全文共6577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