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融危机与应对调研报告

为寻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的对策,2009年3月24日—30日,我们赴*、*、*、*等地就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实地考察了28个企业、技校和社区,召开了6场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和基层一线同志的情况介绍。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广东通过积极推进“双转移”战略,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了科学发展,为深入探讨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推进“双转移”战略的意义

所谓“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具体指珠三角的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向粤东西北地区和内地转移,粤东西北地区的劳动力经过培训向珠三角转移。广东为什么推进“双转移”战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我们在调研中找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一)推进“双转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年达到35696亿元,约占全国的1/8,相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资源、能源水源、人口重负、环境承载等四个难以为继的困局。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20*年首次提出珠三角与山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20*年初,省委组织全省开展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同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大规模的推进“双转移”战略拉开了序幕。

(二)推进“双转移”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是现代产业体系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20*年广东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珠三角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近年来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迅速提升的产业体系,但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末端,亟需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广东东西北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迫切要求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双转移”战略,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步伐。

(三)推进“双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广东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75,高于全国2007年0.67的平均水平。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达8992美元,而东西北地区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珠三角的差距达4.03倍。城乡差距大,区域不协调是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难题。推进“双转移”战略,有利于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较快提高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未完,全文共5316字,当前显示12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