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两次金融危机市场规制思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市场规制四个转变

最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开始传导到实体经济,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金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市场滑落、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比较,这次金融海啸并非因为外来因素,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是体制内的因素造成;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消费文化和模式、金融机构的经营和运作方式,政府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方法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是内源型。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则主要是由于东南亚国家金融监管有漏洞,美国的金融大鳄——索罗斯等乘隙而入,利用投机的经营方式,掠夺他人财富;是外掠型。认真审视和考量,造成这两次金融危机有两个共同的因素:市场主体的经营方式和政府的监管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监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监管机制。最近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提出要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管等,同时各国也开始扎紧自己的篱笆,加强市场规制,增强免疫力。

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原意主要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进入与退出、经营行为、产品价格、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规制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产业革命的发生给布阿克尔贝、亚当·斯密等所倡导的自由放任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也给市场提出严峻挑战;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发明与推广,需要大量投资,而当时的自由竞争市场难以迅速聚集所需资金,这引起了对自由放任经济有效性的质疑和反思。1848年,穆勒等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自然垄断和经济规制问题,认为政府应对微观经济领域进行经济规制,其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英美等国政府先后成立了规制部门,负责对际铁路建设及其运输进行规制,促进了铁路的发展。市场本身的缺陷也给政府规制提供了分析论证的实例: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等国家经济急剧衰退,市场机制对这种衰退已无能为力,市场经济国家开始认真思考与反省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现实需要新的理论与政策来引导经济走出危机。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应运而生并被重视。美国从1933年开始实施的以凯恩斯主义和制度学派观点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如一剂良药,给陷于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用市场机制这只是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用国家干预这只是看得见的手来调控和规制,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并且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理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爆发的金融海啸,使市场规制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市场规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共识和研究的重点。


(未完,全文共5944字,当前显示12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