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浙江省宁波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到2003年,已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级文明社区达到90%的目标。其中,有44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2个社区成为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宁波市下辖的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5个城区都已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宁波市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宁波市社区建设的成功实践,展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适应时代变化推进社区建设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起步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大量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需要通过社区来解决。而传统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城市基层面临的大量矛盾和居民急需解决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宁波市作为东南沿海开放较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走在了前列,因此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使许多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下岗失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等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组织;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需要由社区来承担;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使社区的管理任务加重、管理难度增大、管理要求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市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期望,要求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宁波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充满生机的事业,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既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于是,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被提上了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为了推进社区建设,宁波市把社区建设纳入创建文明城市和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以提高市民素质、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总体目标,以建设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乐园为总要求,以实现群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抓好精品(示范)社区、老城区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宁波特征的社区新路子”的总体思路,倾力打造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宁波市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8年开始,按照“全面覆盖,三档五星,滚动推进”的思路,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第二阶段从1995年开始,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全方位开展社区建设活动,每年按增加15%文明小区的要求扎实推进。第三阶段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建设。这个阶段完成了社区规模调整,将全市276个居委会调整为146个社区。目前,全市社区总数已达351个,其中六城区社区总数已经从146个增加到234个。


(未完,全文共4958字,当前显示13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