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奶业现状调查报告:奶业发展大有潜力

2006年4月23日上午,***总理在参观完重庆光大奶牛科技园后欣然题词:“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总理的心愿饱含着对全国人民,特别是下一代的深切关怀。昨日是“国际牛奶日”,记者对重庆市奶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一杯牛奶兴盛一个产业”,这是西方国家在全民健康发展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椐统计,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牛奶100千克,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更是高达200千克,而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有14千克,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

人均消费只有全国一半

随着人们鲜奶消费意识的增强,重庆市民对鲜奶的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去年重庆城镇居民共消费牛奶22万吨,人均消费牛奶33.5千克,位居全国第四位。然而,从全市人均消费牛奶数量来看就不容乐观了。去年,全市人均消费牛奶仅7千克,为全国人均消费量的一半。

随着我市奶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存栏奶牛共计2.45万头,其中成年母牛1.88万头,牛奶产量约9万吨。全市投产的乳品加工厂7座,日加工能力750吨,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巴氏及超高温消毒奶、酸奶、全脂奶粉、配方奶粉及奶饮料等。不过,从市场分配来看,目前重庆市民消费的奶制品中,大部分为外地奶制品,本地奶制品仅占市场的49.6%,本地奶源仅占整个重庆市场奶源的37.2%。

几大因素制约奶业发展

重庆奶业具有鲜明的城郊奶业经济特点,其奶牛饲养方式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地主要集中在重庆近郊。

目前,我市奶业发展仍面临困难。权威人士分析认为,一是城市化进程客观上造成了奶牛基地建设重复投资。长期以来,为方便牛奶销售和加工,我市奶牛基地主要分布在近郊地区,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各级政府及企业不得不每隔3—5年,重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新的奶牛基地,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制约了奶农扩大饲养规模,挫伤了奶农的积极性,使基地产业化、规模化建设严重受阻。

二是奶牛饲养离不开大量的饲草资源,而目前我市奶牛基地普遍集中于草地资源稀少的高成本地区,能用于奶牛饲草种植的土地不多,农民饲养奶牛不得不使用田边地角的野草

三是我市奶牛产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多在3—10头之间,奶牛小区仅5个,而全市3000多奶牛饲养户,分散于近郊及远郊县城附近,奶农饲养奶牛随意性强,奶牛单头产量呈下降趋势,牛奶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


(未完,全文共3101字,当前显示10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