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四川]来自劳务大省四川的农民工权益调查报告

劳务和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每年转移和输出进城务工人员1300多万人,居全国第一。其中,跨省输出600多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430多亿元,劳务收入成为四川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一些用工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和相关制度及监管措施的缺失,他们中不少人却在以生命与健康为沉重代价求生存、谋发展。目前,四川职业病发病病例已上升为全国第3位,中毒事故居全国第5位,其受害者多为农民工。

“天”被捅几多“漏洞”

中国有句老话。“人命关天”。无数事实证明,当这个“天”被人为忽略和漠视时,悲剧的发生就往往不可避免。6月25日下午1时左右,也就在四川省政府首次组织“安全生产天府行”宣传团对全省民营企业职工安全与健康状况开展调查进入尾声时,四川达州富源煤矿又发生一起恶性瓦斯窒息事故,当场造成两名运转工中毒死亡。一个多小时后,两名接班矿工误入瓦斯泄漏区域也中毒死亡。后又因安全施救措施不当,又造成3名施救矿工中毒死亡。这7名矿工的不幸遇难,只是近年来农民工安全与健康缺乏有力保障的一个典型缩影。

据四川省总工会此前对全省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现状调查显示,2003年,四川工矿企业事故死亡总计983人,农民工占了近一半,并且,农民工重伤人数达1660人,这些还只是省内的死亡和重伤人数,跨省农民工的实际伤亡人数情况远比这要严重得多。

有关人士指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一些用人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相关制度及监管措施的缺失,将农民工的“天”人为地捅出了诸多“漏洞”。

“漏洞”之一。随意剥夺或减少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权利以及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任何企业预防或减少事故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据调查,目前四川部分用工企业为追逐扭曲的利润最大化,随意剥夺或减少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权利,以致最终酿成事故和悲剧。2003年1月17日,四川华蓥市双河镇丁家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13人的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操作人员不懂劳动保护基本知识造成的。在死亡的13名进城务工人员和2名受伤人员当中,有8人是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的。在四川省总最近发放的355份(人)问卷调查中,上岗前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的只有150人,仅占42.25%。

“漏洞”之二。劳动防护用品欠缺。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保护其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有关人员在调查中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并没有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是将正式职工与农民工区别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有的甚至要求劳动防护用品和生产用的小型工具由农民工自备。据调查统计,在今年四川建筑施工事故中,由于防护不到位发生的高空坠落和坍塌事故高达总数的82%。

“漏洞”之三。加班加点严重。不少用工企业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不仅超越了法规的要求,甚至有的还超过了人的生理极限。如德阳某企业一名女车工由于长时间的加班加点,作业时晕倒在飞转的车床上造成悲剧发生。三台县某企业有员工近500人,其中90%以上为农民工,工人们每天都工作在10小时以上。遂宁市一制鞋企业,每天的上班时间规定为12小时,每个星期只准休息一天。

“漏洞”之四。生产条件和设施十分简陋。如成都武侯区某箱包作坊和温江区某制鞋作坊均是国家有关规定明文禁止的“三合一”(车间、生活、仓库在一起)小作坊,这些作坊现场生产条件极为简陋,操作人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直接接触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化学粘合剂,一些农民工因此患上职业病,丧失劳动的能力。南充市高坪区走马乡一村民在云南从事大理石开采工作,由于当地生产环境恶劣,最终致其患上尘肺病而苦不堪言。事故善后困难重重


(未完,全文共5523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