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教育强县调查报告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十二五”时期,县经济社会已经整体进入了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实现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县至关重要。为此,县委办公室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县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37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独立初中9所,完全小学90所,独立设置的民族学校8所,幼儿园26所。在校在园学生(幼儿)34594名,其中普通高中4445名,职业高中1830名,初中8464名,小学14557名,幼儿5298名。教职工3008人,其中中学1242人,小学1464人,幼儿园302人。“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教育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1、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确立。全县上下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和部门企事业单位帮扶学校制度,形成了各级重教育、抓教育的强大合力。

2、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8亿元,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校安工程、灾后重建工程,为13所学校修建校舍17.8万平方米,积极实施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县城西区建成了九年一贯制皇甫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建成了皇甫幼儿园,一中综合服务楼,特别是2010年县上投资1.8亿元实施一中迁建工程,今年又计划投资1.66亿元,组织实施职教中心迁建和西郊小学新建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教师队伍建设初具成效。全面落实给引进的师范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补助安家费5000元、外地骨干教师每人补助建房费1万元的优惠政策,5年来,引进紧缺本科毕业生、研究生107名,有效缓解了高中教师短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全面推行“凡进必考”制、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坚持每年招考一批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目前,全县教师总数达到3008人,培养了一批名校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初步建立了能上能下、能城能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4、职成幼教协调发展。县职教中心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县电大工作站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性电大工作站。完善“两基”指标监控体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96%、98.6%。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城镇幼儿入园率达到95%,农村幼儿入园入班率达到85%以上。


(未完,全文共3922字,当前显示11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