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视野中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问题,审视人类的治水历程,引导社会的治水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是加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时代要求。

当代中国水资源问题中的文化成因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是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国当代四大水问题,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水灾能力总体提高与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水环境局部好转与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如何使水利与经济发展相适、与民生保障相宜。这既需要面对自然状况研究处置客观问题,也要针对人们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调整解决社会问题。后者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

人水关系和谐程度不高。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有靠天吃饭和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长期左右着治水实践。人,无能力,便听天由命或祈天祭神;有能力,便战天斗地或改造山河。现今,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犹为重要,但是人水相争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局部甚至还有所加重。例如,北方大多数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出其承载能力,淮河流域、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超过100%。


(未完,全文共2538字,当前显示5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