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家干预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

国家干预即主张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在古代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国家就被赋予了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等职能,随之出现了国家干预行为。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社会中,国家干预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当前,把脉国家干预的内涵,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现实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裕民的福利性适度国家干预思想

儒家代表为春秋时期的孔丘、孟轲、荀况等人。孔子希望依靠国家力量实现资源配置的平均状态,认为国家干预的理想状态是顺应人民需求,用少的资源消耗给人民带来大的实惠,体现仁义、公平和效率的大同世界的资源配置,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孟子生动地提出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汉代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荀子认为政府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搞好基本设施建设以保护生产,引导人民生产劳动,通过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等,实现先裕民再富国。

这种福利性国家干预思想大面积推行,始于汉宣帝首设常平仓,以避免在年成好时谷贱伤农,又使贫民在灾年时有所依靠。此后,常平仓的设立成为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的通例。设置常平、平准机构,开展国家对贫民的借贷、免除灾区赋税、通过兴办国家工程开展赈灾救灾等,就构成了中国汉代后历代王朝国家干预的基本内容。

法家富国的盈利性国家干预思想

商鞅提出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加重赋税,开公利而塞私利,不断强化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提高经济干预能力,做到国强民弱,对社会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富国。韩非主张君王应善于运用法、势和术等手段来配置资源,尤其强调运用刑赏来配置资源,鼓励人民从事农耕;同时,国家应保护人民通过勤劳和节俭获得的财富,对经济的干预应有节制。


(未完,全文共2971字,当前显示8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