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巴中地区成立以后,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由此而形成的发展环境,使巴中还远远落后全省、全国。根据省计委的部署,《巴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作为《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巴中在该区域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进行再探讨,以期根据我国已加入wto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结合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全省和全国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一、市情概况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原达县地区划出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县,成立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现辖四县(区),284个乡(镇),2355个行政村,其中:通江、南江、平昌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为省定贫困县。2001年末总人口356.1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03.64万人。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的米仓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06°22′09〃—107°45′32〃,北纬31°15′25″—32°44′32″。东邻达州市,西抵广元市,南接南充市,北连陕西省汉中市。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8万公顷,森林面积4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91%。地势北高南低,阶梯结构,界线分明,自然环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208米,东西宽131公里,南北长166公里。其明显优势是:

第一、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巴河为嘉陵江干流,其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于巴中全境,流域面积199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121.2亿立方米。巴中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c,1月平均气温5.2°c,8月平均气温27.3°c,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570小时,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巴中植被保护较好,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有: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巴山水青杠、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其中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鱼类76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有国家一、二类珍稀动物2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2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

巴中的名优土特产品极为丰富,通江银耳、木耳、香菇、南江黄羊、空山黄牛、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竹荪、猴头菇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蕨菜、山野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南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第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待开发的新的能源储备基地


(未完,全文共15412字,当前显示13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