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供销社关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打造流通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市供销社关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供销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见》,积极参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

一、供销社农村商品流通主体作用日益明显

2003年以来,市供销社领导班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为“三农”服务、为政府分忧、为农民增收出发,从打造供销社农村流通主体地位入手,提出了“完善两个体系,发挥两个职能,搞好两个服务”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政府关注、老百姓关心、自身能干的事。几年来,全系统按照这个思路,一年抓一件大事,一年一个重点,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发挥了农村流通主体作用。

(一)以村站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了农资流通新秩序

以前,农资市场乱、假冒问题多、经营网点少是农资流通领域的突出问题。在某些地方曾发生坑农害农事件,给各级政府带来不少麻烦。2004年,市供销社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农资流通市场进行了全新谋划与定位,主动提出了年内建立1500家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的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纳入当年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在政府的推动下,这项工作从思路、方法、步骤到每一项重要措施,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具体建设中,我们确立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建站思路和“多元化投资、开放式建站”的发展策略,严格按照“四统一”标准建设,一方面整合供销社自身资源,规范自身经营;一方面鼓励职工回村办站,吸纳个体户加盟办站。经努力,成功解决了农资网点设置不合理、经营不规范、质量难保证、市场难管理等突出问题。

目前,全市建立农资综合服务站2350家,优质无假冒农资供应覆盖全市90%的村庄。供销社的农村网点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市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供销社农资流通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服务“三农”能力明显提高。这项基础工作的完成对供销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续作用越来越大。各级供销社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比较成熟的有:“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开放式建站”,“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供销社承办、社会参与”。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日后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打下了基础。“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建站标准,使村站成为全市农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农民购买农资的“放心站”。两年来,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坚持“诚信经营,为农服务”,杜绝假冒伪劣,维护农民权益,有效平抑价格,受到了农民欢迎,使我市成为全省11个设区市中唯一没有出现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市。可以说,供销社在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中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

(二)以“万村千乡”为契机,全面推进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需要一个适当的方式将农民的购买力释放出来,推行现代营销业态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各级供销社紧紧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历史机遇,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打算,主动与商务部门沟通,大力参与、实施这一改变农村流通面貌的重大工程。


(未完,全文共5817字,当前显示13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