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区居民敬老孝亲事迹材料

卧冰求鲤今尤在一片孝心释真情

——记红旗社区王永刚事迹材料

有一个这样特殊的家庭,20年的时间里,先后有4个老人卧床不起,需要人日夜照料;有这样一个人,20年的时间里,一直用爱在坚守,日夜照料卧病在床非亲生的父母。这个人就是王永刚,4个老人是他和妻子的养父母。

他用孝心去诠释亲情

王永刚是一个身体瘦弱,被生活的重压磨练得斑斑白发的中年人,他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他的影响却不凡,他的身体里蕴藏着一颗坚强的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王永刚夫妇花了20年的时间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了新的内涵。家中有患病卧床的老人的情况是最为普通的事情,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就不再那么"普通",王永刚和妻子的父母都是养父母,双方养父母家中还都有自己亲生的子女,没有血缘的亲情,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中演绎得淋漓尽致。王永刚夫妇刚结婚不久,王永刚的父亲就患病卧床了,1997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他把母亲樊玉英接到自己家里与他们共同生活。那时的他刚从粮库下岗,妻子也从麻纺厂下岗了,迫于生计,他出去干零活,妻子在环卫所做清洁工,原本想可以静下心来,和妻子一道好好发展家庭经济,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可天不随人愿,2007年12月,王永刚养母因突发脑出血、糖尿病并发症倒下了,病情不容乐观,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实在承担不起高昂的医药费,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他们不得不把老太太接回家中伺候。正是家里开支最大,最缺人手的时候,在环卫上班的妻子被迫辞去扫街的工作,专心伺候婆婆。这样一来家中所有日常生活开销和母亲看病欠下的外债都落在王永刚的肩上,王永刚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早晨5点多就出去跑车,直到晚上12点多才收工回家,这期间饿了买一块饼子就一口自带的咸菜疙瘩,渴了拿出了在家接的自来水灌一口,有时赶上天寒地冻、刮风下雨冻得瑟瑟发抖,还要坚持挣够家庭一天的生活费用和老人吃药的钱,日复一日,勤劳朴实的他没喊过一声累,默默的支撑整个家。卧病在床的母亲还患有糖尿病,每顿饭前妻子给她打胰岛素,饭后喂其吃药。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多年瘫痪在床的母亲可以坐起来吃饭了。

他用坚强去应对困境

一贫如洗的家庭状况不允许他们夫妻二人生病,他们也不敢生病,本来就患甲状腺病的妻子一直咬牙忍着,一直拖着不去治疗,在长期的高压生活下她的病情越来越重,还是在医生和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答应做了手术。妻子李艳杰到通辽做手术,住院时说话都很费力,她还不忘惦记着婆婆,隔一天两天就打个电话叮嘱丈夫好好伺候婆婆。半个月出院回家后,没等身体恢复过来,就又与丈夫担负起伺候婆婆的重任。好在社区的同志在了解实情的同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了王永刚一家的情况,经核实后立即为其母亲办理了城镇低保。母亲身体的好转,妻子的病得到治愈,政府的帮助等等所有的迹象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家人重新走出贫困,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的4月份,王永刚的岳母被诊断患了贲门癌,为了延续岳母的生命,夫妻二人再一次倾其所有为岳母做手术,一直半身不遂的岳父无人照顾,他们就把有病的岳父和刚做完手术的岳母接回了家,当时王永刚家还住在一个"家徒四壁"的小平房里,樊玉英老人一个人住小屋的炕上,大屋搭了两张床住着李艳杰的父母。他们一家三口就在西屋的小炕上挤着,其实也不挤,因为每晚都得有一个人在东屋侍奉着三位老人。就这样,一晃四五年过去了,李艳杰的养母身体也养得很好,王永刚的母亲也很精神了,李艳杰的养父也时常含泪望着小两口。

他用美德去影响社会


(未完,全文共4986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