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安行政行为与侦查行为的界定

唐左平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

能,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

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

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

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

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

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而应由检察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

定进行监督,有关行为相对人也可通过国家赔偿途径使其权益获得救

济。

然而,实践中正确辨识公安机关执法属性却并非易事。首先,公

安机关作为既可以实施行政行为,也可以实施刑事侦查行为的职能统

一体,有时其两种行为会针对同一事件前后发生,使人难以看清其中

的界限所在。

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时是较难把握的,公安机关行政行为与侦查

行为的临界线自然也就模糊不清。其次,公安机关实施作出的行政强

制、处罚措施往往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与刑事侦查强制措施较为相象,

比如行政传唤和刑事传唤,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行政没收、罚款、

扣押财物与刑事扣押物证、追缴赃物等,它们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所造成的人身、财产影响是较为相象的,自然也令行为相对人难以

区分。再次,少数公安人员故意滥用两种不同性质的职权,对该追究

刑事责任的行为施以行政管理措施,对该施以行政管理措施的则以刑

事侦查的形式进行,或以刑事侦查为名插手经济纠纷,人为地模糊其

行为属性。

那么,对经刑事立案的行为相对人以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其合

法权益为由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能否受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

突出的问题。

有不少法院同志认为这类案件法院不能立案受理。理由是。根据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关于起诉的规定,原告起诉必须满足“属人民

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这一条件,而关于“法院受案范围”,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授权实施的行为

不属人民法院行政受案范围。因此,法院在立案阶段就应该把好关、

不予受理此类案件,如有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未完,全文共2777字,当前显示9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