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徐祥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本文认为,虽然市场运行的基本驱动力来源于利益,但不择手段地唯利是图,不仅为中国古往今来的正人君子所不耻,也与西方传来的市场经济制度及其相应的市场经济理论没有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科学的或本来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必然遵循先利他后利己的行为准则。而且,所说的先人后己,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道德约束,而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反映,是由所有市场主体要求的国家的文化自觉。

一、我国经济学家对“经济人”本质认识的片面性

有市场经济,就有市场文化。市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普遍性认知,就构成市场文化。市场经济理论提示市场运行规律,是市场文化的基本内容。我国通过经济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直接得益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阐扬,同样,市场运行中出现了种种乱象,也与市场理论中出现的偏差有直接关系。

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主体亦称为经济人。经济学家们公认,关于经济人的经济学思想,来源于堪称市场经济理论鼻祖的亚当。斯密,并且成为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或称基本假设。但是,作为经济学范畴的“经济人”,是后人根据亚当。斯密的思想概括出来的。所以,究竟如何理解经济人概念才更符合斯密的思想,或者说更科学,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讨论经济人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一些经济学家阐扬斯密经济人思想方面的片面性。这种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片面性已经广为传播,严重地误导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唯利是图的“小人”行径堂而皇之,为害甚大。比如,教师与医生自古以来一直受人尊敬,但近些年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为了金钱常常不择手段,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

我国经济学家片面理解斯密经济人思想,突出表现为把经济人的本性或本质界定为“利己”,精确化的表述则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2],甚至个别学者还赤裸裸地界定为“自私”[3]。众所周知,在汉语的语境中,“利己”尤其是“自私”是明显带有贬意的词语,其扩展性说法是唯利是图,通俗地说就是损人利己。在中国老百姓中,一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没有损害他人利益,是不会被评价为“自私”的,如果既实现了自身利益又给他人带来了利益,还会受到爱戴和称赞。所以,经济学家向学生或公众传授经济学常识时,把经济人即市场主体的本性界定为“利己”或“自私”,就给予各种市场主体尤其是普通民众以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在市场运行中损人利己,至少是尽可能地把利益捞到自己手里,是必然的、合理的。

笔者反复研读斯密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4]一书,并没有发现经济人的本质就是“利己”甚至是“自私”这样的表述。通常,经济学家们认为该书中如下一段话是经济人思想的嚆矢:“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就是交易的通义。”斯密还举例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斯密接着总结道:“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5]


(未完,全文共6919字,当前显示13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