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基因学之父——马里奥,卡佩奇

忽军

2007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揭晓。美国犹他大学马里奥·卡佩奇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凭借基因打靶技术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并接受全世界的祝贺。在三位获奖者中,美国犹他大学马里奥·卡佩奇教授格外引人注目。谁能想到,这位科学巨匠的成功背后还浸透着一段伟大母爱血的印记,泪的凝结……

1937年10月6日,当时整个欧洲都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哭泣,一个婴儿就是在这样一种阴霾的环境中诞生于意大利的维罗纳市,他就是马里奥·卡佩奇,未来的基因学之父。卡佩奇的母亲露丝是小有名气的诗人,可还没等她从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她的丈夫——一名英俊的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就在一次战斗中丧生了。爱人的死让露丝一夜之间老了许多,充满艺术气质的她恨透了这场战争,为此她投身反战联盟,创作了不少讽刺纳粹的文学作品。然而,厄运很快再次降临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

1941年的一天清晨,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闯进了卡佩奇的家,砸烂了房间里所有能看到的东西,正在做早饭的露丝被野蛮地戴上手铐带走。露丝临别的那一刻,想到儿子,她犹如万箭穿心。卡佩奇至今还记得那天母亲瘦弱的背影和从她身后传来的大声嘱咐:“别哭,男孩子要坚强。一定要等妈妈回来。”这年,卡佩奇年仅4岁。

此后这对母子天各一方。露丝被安上政治嫌疑犯的罪名,关押到了位于德国的达豪集中营;而卡佩奇则开始流落街头,沦为了小乞丐。

记忆中关于那段日子的就只有饥饿和寒冷。幼小的卡佩奇衣不遮体,整天整天地站在街角,看着对面面包铺里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食物直咽口水,有时候实在得不到好心人的帮助,卡佩奇只能拼命喝水。在寒风凛冽的夜晚,卡佩奇哆嗦着蜷缩在天桥底下,不安地拉紧衣角,人几乎冻僵了。他望着漆黑的天空,心里默默呼喊着:“我不哭,妈妈一定会回来找我的。”


(未完,全文共2840字,当前显示7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