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追求互动与思考

——我的一节示范课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本地某中学生物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的任务是“为校本培训提供专业支持”。首先我们听了该校教师的一节课——《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初中一年级的第一节生物课。它原本是高中生物的内容,考虑到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之间的衔接,本轮课改将它“下放”到了初中。所以对初中生物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课题。课程标准对这个内容并没有明确要求,但不同版本的实验教科书都编写了这么一节。这说明,这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课题。

听课后,大家结合这节课就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研讨。多数教师认为,课堂虽然较沉闷,但教学还是很成功的,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本身很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我与他们的意见相左,我觉得课堂上学生还没有讨论起来,教学的互动性和思考性都不够。这时有人提出让我在另一个班上一节示范课。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备课和准备,我上了这节示范课。

第一步:引出教学课题

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话语机会”:我想给同学们提一个考查观察力的问题,校园内有哪些生物。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罗列出很多。看得出,学生正在进入我所设计的“学习心理准备期”。这样做的考虑是:从简单的和身边的问题入手,既为“铺垫”——便于引出教学主题,又为“收心”——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引到课内。

接着我追加提问。这说明大家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了解的,那你认为有哪些区别。请各小组讨论1分钟并告诉我你们的答案。同样地,各小组七嘴八舌地罗列出很多,其中有我预计到的,也有我没预计到的。这时我以副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如实写上学生的答案。

接着我及时过渡:大家说得是否正确呢。我还是把这个“裁判权”交给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小型研讨会,一起来研究一下生物有哪些不同于非生物的特征……同时板书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第二步:对话交流形成共识


(未完,全文共2318字,当前显示7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