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商务周刊专题:基金涅槃

商务周刊专题

1:基金业6年迂回主题

记者钟加勇

2003年被称为“基金年”。这一年注定要写入基金业的历史: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616亿份,超过a股流通市值的12%,开始显示出主导整个证券市场的态势;基金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品种创新、业绩表现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基金市场结构的变化、基金在投资理念上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以及《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也注定使2003年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一年。

但更重要的是,从2000年的“基金黑幕”,到2003年众基金公司作为15万中小投资者的代表,联合起来叫板招商银行100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曾经黑幕重重的基金公司,转变为中国股市里最代表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有建设性的机构投资者。

“基金行业从一开始不被市场理解,到现在逐步被市场理解;从原来刚起步,到现在逐步规范。相对于信托、证券,包括银行,基金行业6年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是非常不容易的。”被称为“基金第一人”的华安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韩方河这样感慨基金6年来走过的路。

第一阶段。从1998年5家第一批试点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到2000年6月。基金成立之初,在“庄股”风靡于市的年代,市场由于不愿为基金“抬轿”而使基金所投资的股票备受市场冷落。

第二阶段。从2000年6月到2003年6月份。随着基金实力的壮大,基金也开始奉行“庄股”模式,但其重仓持有的股票,多是一些人造大牛股。这些股票的特点就是多次除权,在市场形成所谓的高价绩优股,典型的如东方电子、银广夏、环保股份、南通机床等,经反复运作后,股价高企,表面上看业绩很好,事后却证明其业绩是子虚乌有。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基金存在为其他机构锁仓接仓的行为,更使基金一时名誉扫地。这一阶段,在遭受普遍质疑后,基金自己反省,监管部门也针对一些问题在加强监管,市场开始逐步认识到基金。

第三阶段。从2003年6月至今。韩方河认为,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通过价值投资理念,选择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股票,对市场起到了正面的引导。基金所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使基金真正实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跨越。雄厚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基金专业理财的优势得到集中展现。其从行业入手、精选个股的新选股思路,表现出理性机构投资者内在的特质,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所具有的专业理财能力,也第一次得到人们的尊重。

防火防盗防基金

1997年11月14日,中国证券委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第一个法规。翌年,华夏、南方、华安等5家第一批试点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基金业的一个真正起点。

“应该说这个起点比较高,”当时参与法规起草并受命创立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的韩方河回忆说,中国认真借鉴了美国等基金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当时任何基金的成立,都必须要有两个委员会,第一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第二是风险控制委员会。基金经营的资产必须要托管,托管银行必须监督基金公司对资产的使用。这都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被认为对风险控制行之有效的框架进行的。

但龙种变跳蚤的故事在中国并不罕见。虽然起点高,但刚起步的中国基金业并没有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而且基金人员大都出身证券公司,深受中国股市这个大赌场的影响,基金与券商之间的“暧昧”关系,也为以后的“基金黑幕”埋下了伏笔。


(未完,全文共18800字,当前显示13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