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现代形式的理论缺陷

在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争论中,关于“资本等非劳动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构成争论的一个焦点。非劳动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代表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说”。

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由萨伊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中提出的,经其他人补充、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被称为“三位一体”公式。然而,“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三个理论缺陷。为了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说原始形式的理论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本文将证明“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具有的三个理论缺陷。

一、三要素创造价值说的现代形式:边际生产力理论

(一)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

1.新古典生产函数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构成生产过程的投入,其中土地不是很重要的,为了简化,新古典生产函数可写为:

q=f(l,c)(1-1)

其中,q是产出,l、c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是投入。

2.要素的边际产品

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偏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表述为:

附图

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偏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表述为:

附图

3.边际产品是要素的贡献,边际产品值是要素创造的价值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即

附图

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

1.利润函数

用r表示厂商的总收入,p表示产品的价格,则厂商的总收入为

r=pq=pf(l,c)(1-2)

用k表示厂商的总成本;w表示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r表示正常利润率(利息率),即资本的价格;厂商的总成本则为

k=wl+rc(1-3)

厂商的利润为

π=r-k=pf(l,c)-(wl+rc)(1-4)

2.最大利润一阶条件

假定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于厂商,产品的价格p和生产要素的价格w、r为常数,所以,令(1-4)式一阶偏导为零可得

附图

由此可得,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于生产要素,厂商的最大利润的一阶条件或均衡的一阶条件是:

附图

即。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

用z表示工资,π表示利润,由(1-5)式可得

附图

由(1-5)式可见,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值,而边际产品值又被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由(1-6)式可见,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要素数量与其边际生产力的乘积。而要素数量与其边际生产力的乘积又被看作是生产要素的贡献。因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贡献。

(三)第三个内容:根据尤拉定律,总计相等,没有剩余

假定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固定规模收益的),即,对于生产函数

q=f(l,c)

λq=f(λl,λc)

成立。根据“尤拉定律”,对于一次齐次生产函数,有

附图

成立。将(1-7)式等号两边同乘以p,得

附图

(1-7)式和(1-8)式的含意是: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等于要素的收入总和,等于产品的价值(pq);即:产品的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


(未完,全文共4927字,当前显示14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