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簇群经济的阶段性演进

一、簇群经济的涵义与类型

所谓中小企业网络化组织形式指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产业和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和集聚。这既不同于一些大企业把生产分工内部化的组织形式,因为中小企业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也不同于中小企业分散分布、缺乏联系的无序状况,因为专业化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把一个地区内的中小企业有机地组织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波特(m.porter,2000)把它概括为企业簇群(clustersofenterprises),意大利学者伯卡逖尼(becattini,1991)以意大利中小企业网络化发展为背景将其称之为专业产品区(industrialdistricts)。国内的一些学者用“产业簇群”、“地方企业网络”、“块状经济”等概念描述这种现象。我曾结合现阶段广东省中小企业在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布与发展特点,将其称为专业镇经济(王jùn@①,2000、2002)。然而,为使这个概念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和兼容性,本文使用簇群经济这个概念。即簇群经济(clustereconomy)是以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产业上的集中和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为特征的地区经济。相对来说,使用这个概念可以更突出地把握地区经济特征。

簇群经济是由每个企业构成的,而一旦形成了簇群经济,它就成为了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每个企业无法支配和改变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可以借助于这种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外部性收益,如获取技术与知识资源,更广泛地交流供求信息,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收益等,这就是簇群经济对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的吸引力所在。而一旦外部性收益降低,企业就会退出,如果退出的企业越来越多,簇群经济就走向了衰落。这也是中小企业十分关注其所在的簇群经济兴衰的原因。

考察国内外的簇群经济,大约有两种生成机制,一种是地方政府通过设计加以推动的,如创新科技园、出口加工区和经济特区等。另一种是以每个企业的自由选择而自发生成的。如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主要集中在意大利东北部的大约70多个小企业专业区,(注:这个以小企业专业区聚集为特征的意大利东北部被bechattini等学者称为“第三意大利”,这是相对于南部相对贫穷的“第一意大利”和西北部历史上相对比较富裕的“第二意大利”而言的,即指东北部以小企业专业化的聚集促使意大利东北部的迅速崛起,使其与南部和西北部形成了明显的差别。)日本集中在东京都大田地区的金属制品小企业集群(仇保兴,1999);在发展中国家中,玻利维亚集中在santacruzdelasierra的服装企业簇群;集中在加纳kumasi地区的汽车配件制造专业区;洪都拉斯在sanpedrosula地区的家俱、金属制品专业区、印尼的aentraljava地区的棕榈糖加工区、巴西的sinovalley地区的制鞋专业区等(unctad,1998);在我国浙江省大约形成的300多个小企业专业区(仇保兴,1999)和广东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30多个专业产品区等,本文主要考察后一种类型的生成与演化过程。


(未完,全文共8091字,当前显示12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