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入世后银行业的开放会引发金融体系危机吗

发布时间:2003-8-23作者:秩名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疲弱不振的国际环境下逆风飞扬,引起了全球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和瞩目。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世贸更是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量外资在对于中国庞大市场的乐观预期下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在2002年初,国际经济界忽然间爆发了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量不低的合唱,其中一个看空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加入世贸之后外资银行的涌入,会促成中国银行体系的破产,进而不可避免地爆发金融危机。随后中国新闻界炒作的南京爱立信公司提前偿还南京交通银行巨额借款、转而向上海花旗银行贷款的有待证实的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情绪化渲染的气氛。

那么,外资银行的进入真的会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吗。

一加入世贸之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基本趋势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的有关协议,中国银行业开放时间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在加入WTO后,立即取消在下列城市的限制,即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在加入WTO一年内,取消在广州、青岛、南京、武汉的限制;在加入WTO二年内,取消在济南、福州、成都、重庆的限制;加入WTO三年内,取消在北京、珠海、厦门、昆明的限制;在加入WTO四年内,取消在西安、沈阳、宁波、汕头的限制,加入WTO五年内,取消全部的地域限制;(2)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在加入WTO二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批发业务放开;在加入WTO五年内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零售业务放开。显然,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对外开放协议。

在这个协议的框架下,基于对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不同判断,不同的机构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表现出不同的预期。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相当谨慎的预测。这一点以找重开拓高端市场的花旗银行为代表。花旗银行的专家在分析其进入中国市场的份额预期时强调,如果花旗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太高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会提醒投资人:“花旗正在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这会降低银行在市场上的价值,这不是股东们所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些聚焦高端客户的部分外资银行只会努力做好在中国的、其市场定位范围内的部分业务,但不会追求市场的份额。换言之,在花旗银行的专家看来,如果不能为花旗银行带来不低于其在其他市场的盈利水平,花旗银行是不会盲目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的。这一点在近期花旗银行浦东分行对于理财客户最低存款限额的规定上就可见一斑。


(未完,全文共3221字,当前显示10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