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一个常青主题的新贡献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领域里,爱国主义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永恒的、常青的主题。爱国主义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崇高的历史道德范畴,是一棵不断更新、生长的常青之树。它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邓小平同志纵观当前世界形势,并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主要任务,赋予爱国主义道德范畴以崭新的内容,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的伟大思想。

邓小平同志把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反复强调一切爱国主义的行为必须符合四化建设。他认为:爱国主义要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必须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把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与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紧迫感结合起来;要把坚持捍卫国格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结合起来;要把满腔的爱国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行动结合起来。

邓小平同志深谙中国近代史,他从中国的近代历史选择、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性;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认为只有把中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在邓小平同志的许多谈话和文章中,曾反复强调爱国主义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只能是一句空话。

邓小平同志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政治交代时曾有过一段非常中肯的分析: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我们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顶住这股逆流。因为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是他们的附庸国,而且想发展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发展起来。他深刻而精辟地说道:“中国本来是一个穷国,为什么有中苏美‘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一致性的思想。邓小平同志以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作指导,高屋建瓴,十分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将爱国主义升华到更高的理性阶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迟早的事,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规律。


(未完,全文共3087字,当前显示9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