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学校量化管理的泛化
最近宝鸡某中学推出教师在签到器上按指纹的量化泛化管理,已引起一些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就当前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重管结果轻管过程的倾向。更有甚者,要求教师每天上班签到、坐班定时和下班点名,似乎只有时刻把教师管得严严的,才能显示出管理的威力和水平。这种“泰勒制”下僵硬划一的教师量化泛化考核管理策略,对某些工厂企业或许确有实效,但对教师来说,若无视其工作特点和职业的社会特殊性,照搬照套企业管理方法,则未必高明,而且很值商榷。
1.学校量化管理不能忽视教师劳动的特点。首先,就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具有艰巨性、连续性、创造性、隐含性。其工作时间除了显性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可量化外,许多非在校的工作时间是根本无法计算的。因为教师除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外,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自我学习、收集资料、教研科研以及家访等都很难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在特定的办公地点完成,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也很难用一个标准的尺度来衡量。其次,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式是以个体劳动为主,而教育成果是集体创造的。一个人的培养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就一所学校来说,单是教学常规的形成就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配合和后勤的保证等全体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所以,教师的努力目标、工作效果及教育效果的价值都是难以具体准确评价和计算的,并非准时上下班那么简单。简单地运用指纹签到式管理手段,表面上看起来是“准确”地计算教师“上”班时间,实际上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只管其身,不理其心的管理工作又有何意义。另外,指纹签到管理,这是不是在暗示一线教师:“下班”后你别工作了,这不算工作量,做了也白做。
(未完,全文共2176字,当前显示7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